- 最后登录
- 2013-5-27
- 注册时间
- 2013-5-13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265
- 纳金币
- 1265
- 精华
- 2
|
鲁尔曼(Baz Luhrmann)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经典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最新演绎已经招致了一片批评之声,被指责为根本没有准确地再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由于听到了这些声音,我预计自己可能也不会喜欢这部电影。可结果看了之后,我却意识到,这正是鲁尔曼自己的用心之处,他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个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和现在联系起来。事实上,《洛杉矶时报》的影评就是用了这样的题目《换位思考,学会接纳‘了不起的盖茨比’》。
可是,对于该片的批评至少有一点是正确的,即作为卖点之一的3D技术在影片中完全是不必要的。
在电影行业,3D的起起落落其实也颇有一段时间了。早在1950年代,就掀起过一阵子3D影片狂热,1953年的《恐怖蜡像馆》等恐怖片更是将其推向了高潮。这狂潮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也曾经短暂再现,不过,好莱坞制片厂真正将自己的希望全部押在改良之后的3D技术上,还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阿凡达》在2009年大获成功之后。根据Box Office Mojo的计算,《阿凡达》占据了3D电影历史票房排行榜的榜首。
使用这种新技术的影片制作成本更加高昂,要同时使用两部摄像机拍摄一个场景,还只是众多额外成本的一部分。因此,这种影片的票价也更加昂贵,这当然有助于拉高总票房数字。比如,在旧金山,3D电影的票价一般是在14美元左右,较之普通电影贵大约3美元。纽约的电影票价还要更高。不过,高票价也有坏处,比如会吓住一些潜在的观影者。
“最初的兴奋与激动已经退潮,现在消费者再度开始重视起影片的整体品质来,并且会将票价和2D电影比较,确定值不值的问题。”惠誉的分析师们在最近的一份特别研究报告当中写道,“惠誉相信,某些影片类型和其他相比,将会带来更多的3D观众,具体的3D电影观影人数的变化也将体现出这一区别。”
尽管毁誉参半(或者不如干脆说是消极的评价更多),但是时代华纳(TWX)旗下华纳兄弟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第一个公映周末还是获得了5110万美元的票房,只落后于另外一部3D电影《钢铁侠3》,后者在第二个周末入账7250万美元。《盖茨比》的预算只有《钢铁侠3》的大约一半。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在纽约和长岛,而拍摄主要是在澳大利亚完成,由于使用了3D技术,使得许多场景拥有了卡通片一般的效果。在很多时候,这样的场景与其说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倒不如说是添乱。
鲁尔曼2012年曾经在《纽约时报》上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过解释说,自己是为了让观众在面对一些关键场景,如盖茨比和自己失落已久的爱人黛西及其丈夫在旅馆房间中面对的一幕,能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鲁尔曼说,他希望让观众觉得自己“就在房间中”。他还表示,相信菲茨杰拉德也会拥抱这种新技术。“他是个现代派。”鲁尔曼对时报记者表示,“他受到了电影艺术很深的影响。”
这位被誉为爵士时代历史记录者的小说家对于3D到底会做何感想,当然已经不可考。大家知道的是,菲茨杰拉德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和戏剧,往往都是非常在意的。1938年,他债台高筑,正希望靠着做电影编剧谋生,当时他曾经在好莱坞致信一位剧作家,对后者演绎自己另外一部小说《夜色温柔》的方法感到不满,“看在我的面子上,《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舞台本可别再这么处理了”。
然后,他写下了长长的两段文字,就这位剧作家的改编做出了建议和提出了批评。
这次3D观影还是会让我头疼,眼镜依然是那么笨重,让人很不舒服。正如喜剧演员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所揶揄的,影片尚未开演,“令人惊奇的”3D版本就已经“让人觉得憧憬和疏离的主题扑面而来”。
咨询公司nScreen Media的首席分析师迪克森(Colin Dixon)表示:“在有些电影当中,这技术是行之有效的,可‘盖茨比’不在此列。”
惠誉的报告预言,从目前已知的电影上映日程表看来,2013年总观影人数将有所减少。今年的这些电影“尽管还比较可靠,但确实没有2012年那么热闹”。此外,包括3D电影成本在内等诸多因素导致的票价上涨也是个原因。
与此同时,3d电视还是迟迟没有走进家庭市场。迪克森表示,在2012年消费电子产品大展上,关于3D电视的声势就很大了,可是到了2013年,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家庭3D还没有真正起步。”迪克森补充道,“而且我也看不到短期改观的可能性,需要戴眼镜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今年夏季还有一系列更加令人激动的3D电影将要问世,包括预期很高的《星际迷航:暗黑无界》。
我们希望其他的电影工作者能够从《了不起的盖茨比》当中汲取教训,将3D技术使用在动作、惊悚和科幻这些合适的题材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