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5-7
- 注册时间
- 2013-7-1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11615
- 纳金币
- 454
- 精华
- 31
|
墓穴俯瞰图 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 编磬 鎏金铜铺首 昨天,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宣布,此前在扬州市发掘出土的西湖镇曹庄隋唐墓葬主人确认为隋炀帝和萧后,考古人员还证实,在墓中发现了隋炀帝的牙齿和萧后的骸骨。此前,扬州一直有一个清代大学士阮元考证并修缮的隋炀帝陵,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省级文保单位,是当地的热门景点。考古专家究竟凭何“铁证”否定已有“身份”的帝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却为何称作“墓”而非“陵”?随着真墓现身而被称作“伪陵”的热门景点,又将如何自处?
尘埃
落定
牙齿年龄与
隋炀帝年龄相符
今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志”。随后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专家称,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结合文献记载,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卒于公元618年,年龄和“牙齿年龄”吻合,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二号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但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正是隋炀帝萧后。
3D“透视眼”
扫描墓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巍表示,“确定墓主身份最主要靠文字资料,墓志是最确切的证据。发现时墓志其实局部相当模糊,考古部门运用了当今国内最为先进的3D扫描技术识别。墓志上已识读出的志文为:“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扵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
“杨广去世的时候是隋朝,史籍上记载他下葬的年代是贞观元年,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些跟文献记载完全吻合。
专家
答疑
为何萧皇后有尸骨
隋炀帝仅剩牙齿
专家表示因为长江流域为酸性土壤,这样的土壤不利于人体尸骨保存。此次隋炀帝墓考古发掘领队、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束家平也表示,一号墓保存得略逊于二号墓,这跟一号墓坍塌粉化现象较为严重不无关系。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认为,萧后有尸骨保存,隋炀帝仅剩“牙齿”,从考古上讲,即使是同一区域的墓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萧后墓葬相对保存较好,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为何是“帝墓”
而非“帝陵”
据介绍,这位生前据称好大喜功的帝王,死后所安葬的主墓室仅有6米多长,8米多宽,仅从规模上看确实十分寒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表示,杨广是“故帝”,失掉了“身份”,其墓葬的规格、形制不可能达到正常帝王的标准。杨广作为亡国之君,注定了墓葬不可能是“故帝王陵”,而只能是“旧帝王墓”。唐王朝作为政治上只能象征性地给杨广一个“王墓”,而不是“陵寝”。墓葬所在区域至今未发现陵园遗迹。不过从墓志来看,唐朝还是承认他的帝王身份,还陪葬了许多高规格的器物。
真墓现身
“伪陵”何去何从
在西湖镇考古发现之前,扬州已经有一座隋炀帝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大学士阮元捐建,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一位考古专家表示,阮元所采用的考证方法与现代考古技术显然不可比,他只是考察了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传说,就认定那里是隋炀帝陵。现代的考古发掘是重实证的,显然后者的结论更加科学。此前一些考古专家也曾对槐泗镇槐二村的隋炀帝陵持怀疑态度,并一直在探寻隋炀帝葬身的确切地点。既然真墓已无疑义,那么“伪陵”怎么办?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表示,并不会因此全盘否定阮元的考证,而且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上来看,阮元所考证和修缮的隋炀帝陵也是重要的历史遗存,还会继续予以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