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5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业产业] 国内十个重点虚拟现实研究机构—北航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制链接]
markq    

511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资深设计师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15839
精华
0

最佳新人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6:46: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四个一级学科,于2007年批准建设,,通过不同学科方向的合作、交叉,开展虚拟现实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虚拟现实中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增强现实人机交互机制、分布式虚拟现实方法与技术、虚拟现实的平台工具与系统,在上述方向设立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实验室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北航虚拟现实实验室下设5个研究室:虚拟环境研究室、虚拟仿真研究室 、虚拟设计研究室、人机交互研究室、基础理论研究室。近5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计划等各类国家科研项目180 余项,以及100余项其他项目。通过上述科研项目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理论、技术创新成果,在《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
    领军人物:赵沁平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赵沁平教授多年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行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基础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863计划、国防科技预先研究等20余项国家科研任务。
    在我国率先开展了机器类比推理的研究,提出一种类比推理计算模型;主持设计实现了芯片级类比推理器,并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类比推理机系统。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者之一,持续开展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基于广域专用计算机网络的可支持异地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的支撑环境DVENET;主持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_GRAPH、分布交互仿真应用程序运行平台BH _RTI及十余种开发工具;基于其成果组织开发了若干国内有影响的虚拟现实应用系统。在理论和技术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取得了创新成果。提出了多值逻辑方程及其应用机制;提出一种类比推理的计算模型;在虚拟现实高精度快速建模和实时逼真绘制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了虚拟现实中的十个科学问题。创建了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兼任《中国科学》F辑、《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学术刊物编委。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已培养博士46人,硕士60余人。

v2、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主要在虚拟现实、多模式人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等方向开展基础与前瞻技术研究,目前研究重点集中于“虚拟人合成”和“虚拟环境交互”。
  虚拟人合成方向的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人在计算机生成空间(虚拟环境)中的几何特性与行为特性的逼真表示。本方向重点研究三维虚拟人建模技术、人体运动的获取与理解技术以及虚拟人运动生成与控制技术,并研究这些技术在针对体育训练的数字化人体运动模拟仿真、人群运动战术演练与分析、虚拟环境中智能人体表示与生存、智能人机交互、游戏娱乐等领域中的应用。
  虚拟环境交互方向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虚拟环境建模、呈现和交互技术。本方向重点研究虚拟环境的快速建模与高效绘制、自然灾害现象模拟与仿真、多种数字媒体融合、增强现实等关键技术,并研究这些关键技术在公共安全事件模拟分析、影视产品制作、游戏动漫生成、数字媒体的生成、展示、管理、发布等方面的应用。
  实验室先后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资助,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曾获2002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实验室于2007年元月被中关村管委会认定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主要对企业界提供核心技术服务。



3、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方向)
    1979年成立,是我国遥感科学与综合应用技术国家级、开放型研究机构。在遥感界著名的陈述彭院士、杨世仁研究员、童庆禧院士、徐冠华院士、郭华东研究员、李小文院士历界所长的带领下,中科院遥感所成功组织了著名的中国遥感工程三大战役--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津渤环境遥感试验、二滩水能开发遥感试验;“六五”至“九五”连续四个五年计划主持国家遥感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中国最完善的高空机载遥感系统;主持了中国第一个遥感重点基金“地表双向反射特性”、第一个遥感重大基金“遥感信息传输机理”、第一个遥感攀登计划“地表能量交换的遥感定量研究”;…。
    中科院遥感所目前拥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爱因斯坦”讲习教授、2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名“百人计划”、2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58名高级研究人员、200名在职职工、160余名项目聘用人员、200余名博士生与博士后、100余名硕士研究生。为了顺应国家对遥感技术的重大需求和取得高强度投入下的科学回报,中科院遥感所面向国内外招聘领军人才,形成院士、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研究员三个层次的学术带头人骨干团队以及知识、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的科研人力队伍。
    领军人物:顾行发(所长)
    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联合国信息通讯技术促进发展世界联盟(UN GAID)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e-SDDC)执委会副主席,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工作组执行主席,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亚洲遥感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遥感学报》主编,《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中国科学》编委。



4、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理论和可视化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V-Heritage)、三维医学与模型检索(V-Medical)、数字化虚拟学习(V-Learning)三个方面的领域应用研究。研究所现有人员专兼职工作,教授8位,副教授7位,海外归来的学者6位,博士后、讲师和工程研究人员10人,在研博士、硕士60余人,组成了结构合理的领域研究团队。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5年,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理论和可视化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V-Heritage)、三维医学与模型检索(V-Medical)、数字化虚拟学习(V-Learning)三个方面的领域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又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并致力于将这些成果推广应用,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所现有人员专兼职工作,教授8位,副教授7位,海外归来的学者6位,博士后、讲师和工程研究人员10人,在研博士、硕士60余人,组成了结构合理的领域研究团队。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国际同行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戴汝为院士、汪成为院士、倪光南院士的亲切关怀和指导。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型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所今后将继续在相关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与该领域各研究机构共同推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领军人物:周明全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委员会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周教授长期以来从事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中文信息处理等重要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的创新性研究。他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可视化技术,高级图形设计,虚拟现实等多门课程,已培养了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15人、硕士研究生38人。他主持和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针对三维可视化的难点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目前,周明全教授主要研究三维医学可视化技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在国内外计算机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合作编写专著3部,译著1部。2001年11月28日与2002年5月10日分别以“虚拟内窥镜技术”、“数字复原兵马俑”为题,在CCTV-1《科技博览》节目连续两次报道了周明全教授领导的可视化技术研究所在虚拟内窥镜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在2002年6月CCTV-10《走进科学》节目中就这些科研成果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反映了他在可视化技术研究上取得的突破与进展。



5、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部(增强现实及三维显示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在光学系统设计和CAD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成功地研制了资源卫星中继光学系统、飞行仿真头位跟踪球幕视景系统、高速动态物质状态测量光学系统等大型、军用、复杂光学系统。目前正在系统地开展对自由曲面光学设计、加工、检测技术的研究。课题组依托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得到教育部“211”、“985”工程建设项目的连续支持,拥有CODEV和LightTools光学工程软件、系列光学干涉仪。
    近年来,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国家863项目、国防预研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其在头盔式立体显示技术、裸眼立体显示技术、真三维显示技术以及应用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领军人物:王涌天
    “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组>>信息技术领域>>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技术主题召集人
    1981年获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英国Reading大学物理系工学博士学位并继续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后来到北京理工大学工王涌天教授作至今。其中先后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4月、1996年10月至1997年3月、1998年9月至1999年1月、2002年3月至6月应邀赴英国、西班牙、日本、美国有关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王涌天教授长期在技术光学和虚拟现实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撰写、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成像和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和CAD,新型光学元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系统和应用,医学图像处理与手术导航等方面。



6、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于2007年4月成立。依靠计算机系与信息工程系主要师资和设备,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后又更名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现设有办公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系、数字媒体系、计算机技术基础教研室、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6个部门。设备资产总值达3000多万元。为全国和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长江学者1人、教授7人、副高级技术职称21人;博士6人,硕士38人;在读博士9人,硕士15人;省青年科技奖1人;解放军科技进步奖1人。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教育技术学、网络工程、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技术学2个硕士点。在校本科生585人,硕士生115人。
    领军人物:赵正旭(院长)
    青岛市人,教育部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在1977年和1981年就读于山东工业大学机械系机制工艺专业学士和硕士。1989年获英国国家技术科学顾问组织基金奖,1992年获英国国家学位部CNAA计算机辅助工程专业哲学博士和博士后。分别在1995年和1998年受聘英国诺丁汉纯特大学和英国达毕大学终身正教授,2008年回国担任石家庄铁道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分院院长,教授。
    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仿真、小世界网络系统的研究。发表著作5部,论文210多篇,是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中的国际知名学者。已成功指导62名博士,5名博士后。现指导11名博士。承担和主持多项国家重大航天研究课题和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先后参与了神三、神五、神六、神七发射的一些科技攻关工作。
    成功负责主持研发了嫦娥2号绕月探测任务三维可视化系统平台,主持负责研发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探测三维可视化系统、可视化深空探测系统和TDS可视化航天平台并且 利用TDS可视化航天平台,曾经参加了以下航天工程的实时可视化:2010年9月至11月嫦娥2号绕月探测飞行控制指挥任务。2011年6月9日嫦娥2号探测器驶向拉格朗日L2点的可视化飞行控制指挥任务。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的发射飞行控制指挥任务。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首次交会对接指挥任务。 2011年11月14日、15日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分离和第二次交会对接指挥任务。2011年11月16日、17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指挥任务

7、西南交通大学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实验室(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即目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实验室 ,其前身是由诸昌钤教授创建的微机应用研究室、虚拟现实中心,现由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陈锦雄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彭强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实验室主要在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技术、图形图像处理、视频压缩与传输、铁路交通信息检测和实时处理、多媒体数据挖掘、智能搜索、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培养这些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实验室历年来承担了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领军人物:Jim X. Chen(陈锦雄)教授
    陈锦雄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计算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方面研究,在国际图形学、可视化、虚拟现实、虚拟手术等领域享有较高的名誉和影响,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在美国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担任过多个著名国际会议主席等职务,现任 IEEE计算科学与工程副总编(IEEE/AIP Computing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虚拟现实国际学报副总编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rtual Reality)。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生导师。



8、山东大学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研究中心前身为创建于1981年的CAD教研室,创始人为汪嘉业教授。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心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重点从早期的CAD与图形学,拓展到目前的人机交互与图形学理论及方法、媒体计算、虚拟现实与虚拟样机技术、网格计算、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
    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产品参数化设计、高精度大幅面图案设计、数字媒体渲染、企业业务协同、科学计算网格、制造服务平台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促进和丰富了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CAD与图形学、媒体计算、网格计算、服务计算的理论体系,拓展与加深了其应用领域。开发完成了“智能化电子印花分色系统”、“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版系统”、“通用立体造型系统”、“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计算工具”、“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博物馆应用支撑平台”等软件系统。其中,“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版系统”于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泛应用于印染、陶瓷花纸、纹织、专色印刷等行业,大大提升了传统行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领军人物:汪嘉业
    从1979年开始,汪嘉业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应用方面,1985年,他领导研制的“GGP图形软件包”,为推动我国图形软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7年领导研制的“人机图形对话地下水渗流计算软件包”,为几何造型和计算机图形学在地下水计算方面的应用做出了创新。理论方面,1981年在CAD学报上发表的“Shape Classification of the Parametric Cubic Curve and Parametric B-spline Cubic Curves”文章,被认为是中国数学家对于CAGD的重要贡献之一;汪嘉业教授在几何设计、图形学和计算几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特别在二次曲面的几何计算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贡献。汪嘉业教授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文章近70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四次。出版《计算机语言及算法》和《计算机图形学》专著两部。



9、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家“七五”计划建设项目,一九八九年开始建设,一九九О年对外开放。一九九二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是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研究领域。本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理论、算法及相关应用研究。实验室的基本定位是: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研究及应用集成开发研究,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术交流的基地和高技术的辐射基地。
    近二十年来,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数学、机械等学科,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科重大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的基础研究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多项成果获国家奖励,并形成了一支学风正派、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学术队伍。实验室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曾被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列为中国TOP-LEVEL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曾两次获得由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先进集体及个人“金牛奖”。



10、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室
    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室在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基础上,特别注意从视觉信息处理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发展用于信息处理的数学方法,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图像压缩与编码、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多年来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863高科技、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大量课题,同时取得了一批有独创性的重大成果。
    主要开展模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应用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数学机械化在生物特征识别中的应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机器学习的大容量指纹索引和检索方法的研究》、《图像空间中的距离研究》等项目,并在国际权威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论文。目前,北京大学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
    领军人物:查红彬(主任)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0年,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同年,任日本九州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1991年,任九州大学工学院副教授,后转任该校系统信息科学院副教授。1999年,英国Centre for Vision,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University of Surrey访问教授。2000年底回国工作。
    专业方向为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系统,从事三维几何数据解析、环境几何建模、三维物体识别、自律分散机器人系统、移动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论文120多篇。在日本申请专利2项。获99年度IEEE SMC Society Franklin V. Taylor Award。担任重要学术组织及国际会议的各种委员,包括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Robotics编委、IEEE Trans. SMC三维图像处理与建模专辑客座编委、IEICE Trans. Information and Systems多分辨率解析专辑编委、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感知与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主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02

积分

设计实习生

Rank: 2

纳金币
100
精华
0

最佳新人

沙发
发表于 2012-5-8 17:27:4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4-11-10 16:04 , Processed in 0.12046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