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业产业] “玄武”由来刍议

[复制链接]

3795

主题

2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纳金币
53202
精华
32

活跃会员 优秀版主 推广达人 突出贡献 荣誉管理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09:18: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吴 卫1    赵东龙2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摘要:龟是四灵之一,是一种能通灵天地、可预知未来的至玄至幻的一种动物,所以被道家选中用以占卜;玄武是我国古代四兽、四象之一,其形象为龟蛇合体,是传说中的镇守北方的大神,玄武也可直接指代个体的龟,用以占卜的玄龟又名玄冥;玄武的由来有三种:一是真武护法说,二是方位星宿说,三是部落融合说;从玄武的龟蛇合体这一特异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道家文化的源远流长,研究玄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的理解和关爱。
关键字:玄武;龟蛇;真武大帝;星宿;道教中国的四大神兽一般认为就是特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同时古人还把这四大神兽按前后顺序对应着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星象七宿,称为四象。从这四种动物的形态上来看,白虎、朱雀都在自然界中能找到原型,青龙虽然是龙,但现实中不存在,而玄武为龟蛇合体的动物形象,且龟蛇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动物。有趣的是:为何四象中青龙、白虎、朱雀都仅代表一种动物,而唯独玄武(龟蛇合体)是两种动物的组合体呢?为何古人要把龟蛇撮合在一起呢?玄武这种龟蛇合体的“殊相”究竟蕴含了什么寓意呢?其神秘而怪异的叫法又是怎样得名的呢?一、从“龟”说起“龟”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龟,旧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与它(蛇)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蛇)为雄。象足甲尾之形,凡龟之属皆从龟。”在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谓龟“龟者是天下之宝也……知天之道,明于上古,游三千岁,不出其域……明于阴阳,审于刑德。先知利害,察于祸福”,说明了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龟是一种能通灵天地、可预知未来的至玄至幻的一种动物。所以在中国,龟一直都被人们视为一种很神秘的灵物,而且龟是古代“四灵”(《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中唯一能在现实中找到的动物,受到先民们的喜爱和推崇。先民们相信,在龟的身上蕴含着天地之间的秘密,古人很早就将龟壳的上面(也就是龟背)比作天,龟壳之下比作地,西汉刘向(约前77~前6)《说苑•辨物》有:“(龟)背阴向阳,上隆象天,下平法地”。古人还将龟背上的纹路比作天地之间的世界经纬,是天地间万象的微缩,龟壳上的二十四个板块纹路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好对应。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用龟壳来占卜,以晓祸福吉凶。相传大禹时,洛河中曾浮出巨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帮助其治水。关于“洛书”,在汉代孔安国《尚书传》中有“洛书者,禹治洪水,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 [1]在《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由于龟曾给人类做了许多消灾降福的好事,所以倍受中国人的膜拜。二、何为“玄武”上文已述,玄武是我国古代四象之一,在五行中属水,玄武为二十八新宿中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之总名,[2](P.130)是镇守北方的大神,《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中的“王梁传”有:“玄武,水神之名”,唐李贤(654~684)注云:“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又《后汉书•卷二十八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曰:“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李贤注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楚辞•远游》中有:“召玄武而奔属”,宋洪兴祖(1070~1135)对此有注云:“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所以,从中可看出洪兴祖可能是转引了李贤的注释。)玄武除了是指龟蛇合体之外,也可直接指代个体的龟,如《礼记•曲礼上》有:“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574~648)疏注曰:“玄武,龟也。”元俞琰在《席上腐谈》卷二有:“玄武即乌龟之异名。”玄武之“玄”有乌中发红之意,其在《说文解字》中为:“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所以,古人对乌龟的叫法中经常有“玄龟”之说。而“玄龟”的另外一种称谓叫“玄冥”(郭璞在《山海经•海外北经》注疏中对北方禺强玄龟的解释有:“字玄冥,水神也”) 。“玄冥”一词应该是来自龟卜,古人出于对龟的崇拜敬仰之情,常常以龟壳来占卜,而龟壳是黑色的,即《说文》的“玄”意,以“玄”指代龟,“冥”则指冥间(人死去后的归宿地),以龟占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恭询袓先,将祖先的意旨带回来,以占卜预兆的方式传达给世人。故而,玄武、玄冥都是玄龟的代名词。在韩国首尔的景福宫中,玄武的形象就是一只龟,没有蛇的出现(见图1所示)。 而在中国,玄武则更多表现为龟蛇合体,如图2所示,这是一尊鎏金玄武铜像,***上翘回首,一条蛇盘绕栖息在龟背上,蛇头高耸,与龟四目相对,两尾相交,感觉二者关系甚为密切。那么,在中国原本为用单体龟以“玄冥”占卜的玄武,为何又把蛇给掺和进来了,这种龟蛇合体的“玄武”之名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
图1 韩国首尔景福宫玄武石像 吴卫摄
三、“玄武”的由来1、真武护法说
    道教一直把玄武尊崇为自己教派的神灵符号,对玄武的信仰可谓崇尚备至,相传道教主神真武大帝的护法就是玄武。在著名的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金殿”中原有一尊明永乐年间的鎏金玄武铜像(见图2,现存湖北省博物馆)。[3]道教主张通过阴阳的相互调和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讲到长生不老,人们一定首先想到自然界中最长寿的动物就是龟,龟能耐饥渴,生命力极强,所以在中国,龟因其寿命长而成为不死和长寿的象征。道教所追求的修炼目标就是希望能像龟一样的千年不死、长生不老。如果说龟长寿的确是与道教所追求的目标相同,但蛇为何也被道教选中成为玄武合体之一呢?这可能源于蛇的脱皮获得新生与道教的得道重生成仙不谋而合。正因为如此,道教和龟蛇(即玄武)在长生不老和得道成仙这两点上具有高度的共识。道教除了宣扬修炼道术可以通阴阳之法,还试图通过卜卦去寻觅天机、预知未来,而龟、蛇就具备这样的灵性。蛇生活在地下,特别是生活在那种潮湿、阴暗的地穴中,所以人们才认为蛇最能接近阴曹地府,能在阴间与阳间之间自由往来,传递着两个世界的讯息。与蛇通阴地正好相反,龟能游仙境,龟虽然不像蛇那样生活在墓地里,但生活在江河湖海里,因为相传神仙大都居住在海中仙岛上,而龟能遨游四海,故可与各路神仙来往,道家所追寻的就是得道成仙,自然而然地便将龟能与神仙相通的传说转化成了一种追寻与敬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蛇属火、龟属水,***炼丹借此以喻水火交融之象,遂以龟蛇合体来描绘炼丹的一种境界,[4]进而获得治水御火、延年益寿的神力。
图2 武当山鎏金铜玄武像 明永乐铸真正使得玄武的龟蛇形象被广为人知的应该是与武当山信奉的主神真武大帝有关,真武大帝是道教尊奉的最高神灵,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真武大帝的起源,有一种较普遍的说法,认为其原为糜国王子,在武当山修行后得道成仙,其幻变的形象是男女合抱之体,进而变为龟蛇交合,最后成为了一个仙人模样的大神,即真武大帝,而龟蛇则成为真武大帝脚履的护法神。《山海经》记:“大漠中有圣人焉,履龟蛇,北帝与传”,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真武大帝,龟蛇就是其护法座驾。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九讲:“玄武本北方之神,祥符间,避讳改真武,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真武现,自后奉事益谨。其绘像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焉。”其实,真武从男女合体到龟蛇合一再到真武大帝,是得到了宋、元、明三朝三位皇帝的推崇才得以朝廷颁旨的形式确立其至上地位的。据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三十六》曾记载,宋真宗赵恒敕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真武从一个***升格为真君;到了元代,元成宗铁穆耳将真武之“真君”升格为“帝”,真武遂演变成为了“真武大帝”[2] (P.130);至明代,明成祖朱棣为了感谢真武帮助其夺得地位,更加奉崇真武,除在京城建真武庙外,又于永乐十年大建武当山道观,此后各个地方也纷纷建立起了真武庙。而这其中,“真武大帝”的真正道场是在湖北的武当山,其护法就是龟蛇合体的玄武。2、方位星宿说
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人将玄武定义为北方之神最初是从方位星宿的角度来看的,中国古代把周天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把二十八宿又分为四宫,分别以四象来命名,即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5]认为在天空的二十八星宿中位于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颗星宿组合形似苍龙,故曰青龙;位于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颗星宿组合形似猛虎,故曰白虎;位于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颗星宿形似劲鸟,故曰朱雀;位于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七颗星宿,形似龟,其下有腾蛇星,[6]故其形似龟蛇合体,取名玄武。其名称上的称谓,李贤在上文提到的《后汉书•冯衍传》作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天有二十八宿,成龙虎龟凤之形。在地为四灵: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龟蛇。”又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说:“北宫玄武,虚、危”,南宋的朱熹(1130~1200)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中云:“玄,龟也;武,蛇也;此本虚、危星形以之,故因而名。北方为玄、武七星。”所以,从中不难看出,古人在给星宿命名时是取其类状的动物造型来命名的。“阴阳五行”学说把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分为二,非阴即阳。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所表达的,南方属“阳”位,北方则属“阴”位;代表南方的神为“火神”,代表北方的神为“水神”;南方是“火”象,北方则是“水”象。南北相互对应,一反一正,一阴一阳。所以人们将南北神兽尊称为南“朱雀”,北“玄武”。南方代表“夏”,北方代表“冬”。北方属寒地,因此,北方又代指冬天,冬天是万物寂静、休眠的季节,是主“虚”、“危”的方位,代表着“阴”。而七颗星宿在道教星宿说中属“虚”、“危”之意,故北方属阴,乃至阴之地。其实从阴阳学说中也可以看出龟、蛇同属“阴”。龟和蛇都生活在水里,特性属水,而“阴”所在的世界为“黄泉”、“地狱”之处,在人们的思想中这些阴间的地方都在地下,所以也是水比较多的地方;“阴”地缺阳光,多黑暗和阴凉,龟在水下生活,蛇在洞里居住,都是幽暗之处。所以,在人们的思想中“阴”象征着水和黑暗,而龟壳是黑色,玄字就有黑的意思,因此用玄武这一由龟、蛇交合而成的形象来与“阴”对应是最合适不过了。故在《后汉书•冯衍传》中出现了形容了“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阴)冥”,还引来了李贤对玄武的注解。3、部落融合说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郭璞(276~324)注中写道:“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在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有:“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女娲氏……承庖羲制度,亦蛇身人首。” [7]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女娲”、“伏羲”这两个神话人物,在远古人的思想观念中,他们是人蛇共生的人首蛇身形象。从翻阅古籍来看,不仅仅是“女娲”、“伏羲”两位是人首蛇身,有趣的是在中国上古神话的传说中,很多神话人物都是人首蛇身的形态,例如《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录轩辕国人相貌时就写到其“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这些古籍记载说明了先人对蛇的信仰和崇拜。在远古时期,中国大地上分布着很多的氏族,每个氏族都有着各自的图腾,图腾造型多取自动物的形象,或蛇、或鸟、或牛,其中以“龙”为图腾的氏族实力最为强大,在合并了其它氏族后,将其它图腾的符号融会在一起,如蛇身、马头、牛耳、鹿角、虎掌,最终形成了“龙”图腾。“最早的龙就是有角的蛇,以角表示其神异性,甲骨文金文中所见的龙字都是如此。”[8]所以从中不难看出,在出现“龙”这种图腾以前,蛇也是我们祖先所崇拜的主要动物图腾之一,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有一支以蛇为图腾的强大部落。那么,蛇图腾的部落和龟图腾部落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根据龟与蛇的生活习性:二者性相近,相处比较和睦,至少也可以说是比较亲近的“友邻”关系。联系到人类的生活,蛇部落和龟部落这两个氏族的“融合”,不可能是黄帝兼并其它氏族部落那样以一种“武力”开道的方式“融合”,[9]而可能是有一只蛇图腾部落从其氏族中分离出来和龟图腾部落结合到了一起。史书上曾记载过禹治洪水时求助并得到龟的帮助,传说禹的父亲鲧就是鳌族的首领,而鳌龟是该族的图腾。鲧之妻“修已”(相关记载见《淮南子•修务篇》高诱注及皇甫谧《帝王世纪》等书)属于“蛇”图腾部落,故龟蛇合体中以鲧为龟、其鲧妻为蛇,正是龟蛇两部落融汇合盟之意。[10]实际上这个神话故事就是记载了这两个部落联姻的一种史前部落的联盟事件。此外,就古人而言,龟蛇被当成一个共同体,是由于古人对龟的一种错误认识造成的。在古人眼里龟无雄性,必须依赖蛇和龟交合才能孕育繁衍后代。西晋张华(232~300)撰《博物志•卷十一》中说:“龟类无雄,与蛇通气则孕,皆卵生。”在东汉魏伯阳(约100~170)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亦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纠相扶。以明牝牡,竟当相须。”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取龟尿的方法时说:“龟性妒而与蛇交,惟取龟至瓦盆中,以镜照之,龟见其形,则淫发失尿,急以物收取之。”又说:“雌雄尾交,亦与蛇匹。”说明在古人观念中,蛇与龟交配是大自然的奇象,因为雄龟无法完成交配的任务,才会出现雌龟与蛇交合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古人这种错误认识才产生了玄武这一龟蛇合体的奇特的中国式造型。四、结语玄武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的神兽,它来自龟蛇的合体原型。古人迷信龟蛇主要基于两点:其一是龟通神仙与蛇通亡灵的信仰,其二龟和蛇都是人们所最早崇拜的图腾之一,基于这二个原因,龟、蛇被古人视为具有神的天赋的神兽。而这龟蛇合体的玄武之称谓的由来,在文化层面上,主要源自道教主神真武大帝的护法传说,是由真武从糜国王子在武当山修炼得道成仙后,其化像最早是男女合体再化为龟蛇合一,后因为宋元明三朝帝王的对真武的尊崇,真武大帝的护法玄武遂成道教的神灵符号;古人除了以龟占卜,以蛇通阴地、以龟通仙境,以龟蛇传递亡灵和神仙的旨意之外,还通过测观天象,将二十八星宿,按四个方位每七个星宿为一宫,而位居北方的北宫星象的排列,结合腾蛇星正好构成龟蛇合体之状,又据道教护法传说命名其为玄武,故玄武成星宿四象之一是师出有名的;龟蛇在自然界中性相近,相处和睦,在自然界中出现过龟蛇合体的奇象,联系到以龟图腾和以蛇图腾的两大部落,为避免同族成婚影响后代健康发育,龟部落男子必须迎娶蛇部落的女子为妻,为的是子孙优良后代的传承,所以才出现龟蛇合体的图腾崇拜现象。从玄武的龟蛇合体我们可以感受到道家文化的源远流长,研究玄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符号的理解和关爱。参考文献
[1]李立新.“河图洛书”与汉字起源[J]. 周易研究. 1995(3):43.
[2]吴卫.赑屃驮碑考窥[J].求索. 2005(4):130.
[3]刘家林.鎏金铜玄武[J].湖北画报.2009(3):128.
[4]周晓薇.释“玄武” [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4):33.
[5]王清建.论汉画中的玄武形象[J].中原文物.1995(3):38.
[6]古存云.道教尊神[J].宗教学研究.1983(2):67.
[7]张国清.龙图腾崇拜与中华民族的融合[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58.
[8]李泽厚.美的历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5.
[9]饶春球.玄武肖像初探[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1):67.
[10]孙作云.敦煌画中的神怪画[J].考古.1960(6):27.图片出处
图1:韩国首尔景福宫玄武石像 吴卫摄
图2:武当山鎏金铜玄武像 明永乐铸 出自:http://www.52hbly.com/twelve/1032.html基金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艺术符号研究》项目编号:08K004作者简介
1、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任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处,412007。
2、赵东龙(1988~),男,安徽蚌埠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11级MFA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学生宿舍25栋320,邮编:41200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纳金网 ( 闽ICP备2021016425号-2/3

GMT+8, 2024-9-20 22:51 , Processed in 0.10592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创意设计 X2.5

© 2008-2019 Narkii Inc.

回顶部